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队成员

团队成员

燃料电池技术团队源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06年组建的燃料电池与能源技术事业部,重组于2015年1月,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与储能材料技术实验室。2024年,团队现有科研人员3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科研人员5名(国家级人才2名,省部级人才3名),中级5名,研究生20余名。

 

一、核心成员

Subhash C. Singhal(2020.1-2024.12),兼职研究员,美国工程院院士  

柴茂荣,客聘研究员,2018-present,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

官万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12-,研究方向:SOEC/SOFC电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王建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5-,研究方向:材料与电池关键技术及工程化

杨    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3-,研究方向:催化与多燃料发电和电解技术

朱良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0.10-,研究方向:质子导体电池、金属支撑电池

刘   武,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21.5-,研究方向:电池与电堆工程化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韩贝贝,博士,2020.5-,研究方向:SOEC/SOFC电堆研发关键技术与性能评价

张   旸,博士,2021.9-,研究方向:固体氧化物电池低温化技术

桑君康,博士,2023.7-,研究方向:固体氧化物电池多燃料发电技术

武安祺,博士,2024.11-,研究方向: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技术及其应用

王成田,机械工程师,2015.5-,电池与电堆的结构设计

 

二、研究生

2024年入所

吴相琛、钟小慧、夏能楚、吴殿鑫、胡曼瑄、廖宇成、王跃、余春、张家友、陈孟溢

2023年入所

王紫寒、张政、王晓龙、赵雪艳、唐文强、叶天科、周宇、马江涛、束睿、陈一苇

2022年入所(毕业)

刘曌(博士生)、杨丽琼、熊孟、徐凯、李帅凡、杨嘉伟(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任启航、司宇、李世清(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胡小刚、秦岭、逯存、腾青峰、高铭泽、杨慧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潘虎(中国石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21年入所(毕业)

武安琪(博士生),陶浩良(博士生)、孙犇犇、罗星、刘智翔、攀洪鹏、傅盛杰、吴阳、张金秋、徐琪、段元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胡鹏胜、王继平(中国石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宋子涵、汤飞亚

2020年入所(毕业)

桑君康(博士生)、黄楠、胡华、王坤、李超磊、刘瞾、奚成巧、毛星同(上海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i)、黄掌发、杨刚(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张栩蒙、孙亚

2019年入所(毕业)

蔡东民, Muhammad Sarfraz Arshad(博士生), 张子泓(台湾), 姜定帮

2018年入所(毕业)

张华、卢连妹、汝艳雷、杜志广、陈璐、谷宇晨(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曹宝华、李闯、俞成荣、郑道光

2017年入所(毕业)

刘武(博士生)、李新(美国USC攻读博士学位)、李亚东(毕业,天津)、邹志文、李小祥、陈铠炀、郭天民、蒋聪盈(博士生)、王源慧(博士生)、郑家宏(博士生)

2016年入所(毕业)

卜瑶、吴傲路、潘星星、常晓辉

2015年入所(毕业)

王秀丹

 

三、离任员工

李媛媛,材料工程师,2020.4-2024.11,2023年3月-2024.11,借调甬江科创园。2024年11月,离职,任职东方理工大学产业研究院。

刘志军,博士,2020.7-2021.10在所工作。2021.10月离所,前往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常晓辉,2018.8-2019.11,在团队工作,目前就职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

曹宝华,2019.7-2019.11,在团队工作,目前就职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

叶青,2018.8-2019.11,在团队工作

董自云,2019.4-2019.11,在团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