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
燃料电池技术团队实验室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浙江省先进燃料电池与电解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团队现有科研人员近40名,其中正高级科研人员5名(含兼职聘任首席科学家美国工程院士院士1名,国家级人才1名,省部级人才3名),副高级1名,中级5名,研究生30余名。
一、首席科学家
Subhash C. Singhal(2020.1-2024.12) ,美国工程院院士
柴茂荣,客聘研究员,2018-present,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
二、团队成员
官万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12-,研究方向:SOEC/SOFC电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王建新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5-,研究方向:材料与电池关键技术及工程化
杨 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3-,研究方向:催化与多燃料发电和电解技术
朱良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0.10-,研究方向:质子导体电池、金属支撑电池
刘 武,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21.5-,研究方向:电池与电堆工程化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
韩贝贝,博士,2020.5-,研究方向:SOEC/SOFC电堆研发关键技术与性能评价
张 旸,博士,2021.9-,研究方向:质子导体材料与电池技术
桑君康,博士,2023.7-,研究方向:多燃料固体氧化物电池直接内重整反应特性、机理及其应用
王成田,机械工程师,2015.5-,电池与电堆的结构设计
李媛媛,材料工程师,2020.4-2023.3,2023年3月-2025.3,借调甬江科创区
三、研究生
2024年入所
吴相琛、钟小慧
2023年入所
王紫寒、张政、王晓龙、赵雪艳、唐文强、叶天科、周宇、马江涛、束睿
2022年入所
刘曌(博士生)、杨丽琼、熊孟、徐凯、李帅凡、杨嘉伟、任启航、司宇、李世清、胡小刚、秦岭、逯存、腾青峰、高铭泽、杨慧文、潘虎
2021年入所(毕业)
武安琪(博士生),陶浩良(博士生)、孙犇犇、罗星、刘智翔、攀洪鹏、傅盛杰、吴阳、张金秋、徐琪、段元晨、胡鹏胜、王继平、宋子涵、汤飞亚
2020年入所(毕业)
桑君康(博士生)、黄楠、胡华、王坤、李超磊、刘瞾、奚成巧、毛星同、黄掌发、杨刚、张栩蒙、孙亚
2019年入所(毕业)
蔡东民, Muhammad Sarfraz Arshad(博士生), 张子泓(台湾), 姜定帮
2018年入所(毕业)
张华、卢连妹、汝艳雷、杜志广、陈璐、谷宇晨、曹宝华、李闯、俞成荣、郑道光
2017年入所(毕业)
刘武(博士生)、李新、李亚东(毕业,天津)、邹志文、李小祥、陈铠炀、郭天民、蒋聪盈(博士生)、王源慧(博士生)、郑家宏(博士生)
2016年入所(毕业)
卜瑶、吴傲路、潘星星、常晓辉
2015年入所(毕业)
王秀丹
四、离任员工
刘志军,博士,2020.7-2021.10在所工作。2021.10月离所,前往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喻荣(1977.5-2023.8,终年46岁),博士,2015.12-2017.12 在团队工作,2018-2023年就职国家能源集团低碳研究院。
常晓辉,2018.8-2019.11,在团队工作,目前就职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
曹宝华,2019.7-2019.11,在团队工作,目前就职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
叶青,2018.8-2019.11,在团队工作
董自云,2019.4-2019.11,在团队工作